中醫藥博客

懷孕期間的調理

| 09-04-2017

《懷孕期間的調理》


葵青區中醫診所  余莉莉註冊中醫師

「世上只有媽媽好,有媽的孩子像個寶」

為人父母當然會對剛出生的嬰兒倍加愛護,但準媽媽們可曾關注懷孕期間的飲食調理呢?未出生小寶寶所吸取的營養完全依賴媽媽所食的東西,懷孕期間不宜過份進補,應要分階段調理,使胎兒能攝取合適養份,同時孕婦體重能適量地增長,懷孕前期體重增加1-2公斤;中期增加1-2公斤;後期則增加4公斤。適時適量,不致於產後過重。

懷孕初期少食多餐避油膩

懷孕初期﹕指懷孕後的第一至三個月,這時期胎兒生長速度緩慢,因此孕婦所需營養和熱量都不多。除此之外還會出現早孕反應如噁心、嘔吐,中醫認為孕婦此時脾胃功能降低,飲食要以健脾和胃易消化的食物為主,避免油膩,少食多餐。主食以麵食為好,湯水太多,腸胃更容易發脹嘔吐。如有嘔吐,可口含一小片生薑止吐或溫服薑汁甘蔗露,除寒痰之餘去心煩解口渴。

懷孕中期多進食蛋白質

懷孕中期﹕指懷孕第四至七個月。此時期胎兒迅速發育,身長增長較快,孕婦需吸收大量蛋白質構成胎兒的肌肉和筋骨,骨骼和大腦生長。此時母體消耗大,孕吐反應也停止了,應該吃米、小麥、雞肉、 蛋、豆製品、蝦、動物肝臟、牛肉、牛奶,多吸收蛋白質助分娩。中醫認為孕婦應要補腎養脾,養脾可生血;補腎可生精氣,這二者均是胞胎所賴以維生。常用方藥,例如:黨參、白朮、紅棗、補骨脂等可養脾,菟絲子、續斷、杜仲、熟地、阿膠等可補腎。

懷孕後期預防水腫、高血壓

懷孕後期﹕指臨產前的兩個月。此時期胎兒體重增加很快,孕婦也要儲備營養為分娩的消耗做準備;所以香港婦女選擇營養豐富的高質量的蛋白質為主要飲食是可取的,不宜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會讓胎兒體重增加很快,增難產風險;宜選用海參、墨魚、蚌肉、淡菜、瘦豬肉。如出現水腫、高血壓,中醫一般認為脾虛、腎虛和氣滯有關,應採用少鹽或利尿膳食,如赤豆粥、冬瓜湯、鯉魚湯。

 懷孕中期

阿膠雞肉湯

主治﹕
暖宮安胎,增強氣血

材料﹕
阿膠15克、雞肉500克、杜仲15克、桑寄生15克

 懷孕後期

鯉魚羹

主治﹕
利水消腫,安胎健脾,清理濕熱

材料﹕
鯉魚一條、赤小豆30克、陳皮5克、花椒2 克、草果5克

首烏天麻瘦肉湯

主治﹕
妊娠眩暈、頭痛心煩、血壓升高

材料﹕
首烏、天麻、釣藤各10克、瘦肉60克

若然貧血,則要多食蛋黃、豬肝、菠菜、芥菜、紅莧菜等含鐵量高的食品,除此之外中醫認為應要益氣養血,穩固胎兒。

紅棗杞子雞湯
(體質陽盛易上火的孕婦,要加花旗參30克,去薑)

主治﹕
補血養胎

材料﹕
紅棗12個、杞子25克,雞500克、薑8克


各位準媽媽除了注意飲食調理外,還要保持愉快心情,多做適度的伸展運動,迎接小生命降臨。

「投進媽媽的懷抱,幸福哪裡找!」

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治療的醫據。
如需獲得健康方面的幫助,請諮詢中醫師及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。